研究

增強香港國際城市的地位 -- 設立姊妹城市、增加經貿辦事處

出版
香港政策研究所
作者
香港政策研究所有限公司
ISBN
978-962-8240-10-4
一國兩制 政治 經濟
2016-11-15


研究背景

自開埠以來,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開放城市,對中國內地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在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香港在引進資金、知識、技術、人才、法規、管理經驗、專業服務等方面貢獻良多,同時協助內地機構的產品和資金走向世界市場,並全面支援中國與國際接軌。 

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的遠大構思,其中一個主要考慮,就是要保留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角色和作用,以幫助中國經濟和其他方面的向前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而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國際化方面又有相當大的進步,但香港仍然是中國境內最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亦不會被任何內地城市所替代。 

中國逐步推動落實「一帶一路」宏圖,將需要今後數十年的時間。香港仍然能夠憑著本身獨特的制度優勢和一流國際城市的地位,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因此,不斷增強香港作為一流國際城市的地位和角色,進一步擴大我們的國際聯繫,不單有助於香港經濟和社會的未來發展,也是捍衛我們的自由、開放、包容、法治、多元化等核心價值,進而維護和優化一國兩制的關鍵;另方面,亦可引導年青一代在關懷本土之外,同時放眼中國大地,擴闊國際視野。 

我們認為,下屆特區政府應就如何進一步增強香港的國際城市地位,提出具體計劃。我們建議可先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 

一、確立「姊妹城市」策略;

二、增加網點推廣香港、拓展經貿和專業服務 。 


一、確立「姊妹城市」策略

姊妹城市的重要作用

「姊妹城市」亦稱「城市結誼」或「友好城市」,起源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根據「國際姊妹城市組織」(Sister Cities International) 的定義,是指兩個分屬不同國家的城市,於文化、教育、商貿以至技術範疇上互相交流的一種長期合作關係。時至今日,姊妹城市已是促進各地在不同範疇的交流及合作的平台,每年直接及間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可數以十億美元計,擔任甚為重要的角色。 

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姊妹城市組織」擁有150個成員國,遍及六大洲,在省、州、縣、市各個層次的合作關係超過2,300對。  


國際大城市重視姊妹城市

眾多國際大城市都重視建立姊妹城市網絡,例如三藩市現有19個、芝加哥28個、倫敦和東京各有12個、北京52個、深圳17個。上海市已發展出61對友好城市合作關係,包括大城市和發展中城市,除為了即時效益,也為較長遠的政經合作建立基礎。姊妹城市之間不單有一般性和廣泛的交流合作,也包括具體的產業和項目合作,並且產生相當好的經濟效益。例如說,瑞士巴塞爾(Basel)與上海在醫療保健領域上有顯著的合作成果。法國蒙彼利埃(Montpellier) 和成都在推廣國際極限運動及中法語文和文化教育方面,互相合作和學習。美國費城 (Philadelphia) 和德國法蘭克福 (Frankfurt) 在發展化學與藥劑工業投資、專業人才聘用、和科技方面合作。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Tacoma) 和法國比奧(Biot) 在玻璃工藝產業的管理、人才發展等方面交流合作。  


香港應有新思維

香港一直全方位向國際開放,亦積極參與國際性城市合作交流活動,但是面對環球經濟狀況轉差的挑戰,尤其是為了把握「一帶一路」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機遇,香港應該要有新思維,透過建立姊妹城市平台,為香港開拓更多經貿活動,並可參考其他城市的經驗,促進個別產業的發展,進而向世界促進和拓展其軟實力。  


建議一 

為了增強香港的國際城市地位,我們建議特區政府應確立如下的姊妹城市策略:

1.1 加入「國際姊妹城市組織」

新一屆特區政府應首先申請加入「國際姊妹城市組織」,以得到專業諮詢,參加有關活動,建立關係網絡,再研究及制訂具體計劃。 

該組織除了協助成員進行配對外,亦會提供資源協助舉辦不同的交流活動。成員之間的交流可歸類為藝術文化、青年及教育、商業及貿易、以及社區建設及技術交流四大範疇。項目規模則按個別城市的需要而定,可以是簡單的文化交流,亦可以是大型的研究項目。中國內地已有127個地方政府(省、州、縣、市)成為該組織的會員。 

有關的程序和渠道,可參考《香港應確立姊妹城市策略》研究報告。   


1.2  掌握「一帶一路」的機遇發展經貿 

中國政府於2015年3月正式公佈「一帶一路」的發展藍圖,為沿線地區及各地政府與商業機構提供了龐大的發展機遇。當特區政府仍然在探討香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時,內地不少城市已經藉著其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友好城市」合作關係,搶先一步開展不同領域的合作項目。若然香港不加快腳步,在沿線地區尋找重點城市結交,建立合作關係及制訂發展策略,最終可能趕不上「一帶一路」的列車。   


經貿活動:建議考慮的目標城市-- 印尼泗水市和阿聯酋迪拜市 

整個「一帶一路」藍圖所涉及的地域十分遼闊,要逐一分析各城市的發展潛力,實有相當難度。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可從經濟實力和與香港貿易關係兩個方面去評估,這裡概述位處東南亞及中東經貿樞紐的泗水(印尼) 和迪拜(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的經濟狀況,以了解香港與其合作建立「姊妹城市」的可能好處。 

印尼是東盟中最大的經濟體系。香港與印尼於2010年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並於2012年正式生效。現時,印尼是香港於東盟中的第六大出口市場,2015年貿易總額達50億美元。雖然首都雅加達仍然是對印尼經濟貢獻最大的地區,但以增長潛力而論,位處東爪哇省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泗水,才是最大的經濟火車頭。泗水除了具備高速發展的增長潛力外,它與香港相近的經濟結構亦為兩地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中東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憑藉其多元經濟發展,成功吸引外來投資,逐漸發展成為區域經貿和金融樞紐,亦是香港於中東地區的最大出口市場,2015年貿易總額達100億美元。香港與迪拜合作不單可以開拓貿易市場,對長遠金融發展亦有相當裨益。  

1.3 促進創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我們以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為目標,分別概述位於德國及韓國的創科及文化樞紐的城市,作為可以考慮的合作對象。若說德國是創新科技及創意產業的傳統老大哥,那麼韓國就是這兩方面的新寵兒。   


創新科技產業:

建議考慮的目標城市-- 德國慕尼黑市和韓國大田市 

德國是世界科技中心,其國內不少地區都對創新科技產業有相當投資,當中尤以南部巴伐利亞 (Bavaria)地區的貢獻最大,而作為地區首府的慕尼黑市,則正正是其創新科技要衝,其成功有不同因素,當中重要的是她能有效地透過經濟配套及對外交流平台,把學術和業界聯繫起來。這個完整而多元化的創科配套系統,正是孕育出以中小企業發展為中心的經濟結構的主要元素之一。 

韓國近十年來在創新科技方面發展迅速,在2015年「彭博創新指數」已超越德國和日本,排在全球首位。大田市位於韓國中部,是韓國第5大城市和創科中心。若說矽谷是美國的科技中心,那麼大田就是韓國的矽谷。   


文化創意產業:

建議考慮的目標城市-- 韓國釡山市和德國柏林市 

釡山市位於韓國東南部,是韓國第2大城市,近年來在影視文化的發展十分迅速,這與有關當局的投入有莫大關聯。亞洲甚至整個世界都逐漸把釡山視為亞洲的一個國際影視文化中心,每年在釡山舉辦的國際性影視活動都吸引世界注目,為釡山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柏林作為文化創意中心,其發展不倚賴政府補助,而以市場為主導。柏林的文化創業產業涵蓋面十分廣闊:包括音樂、影視、設計、電腦軟件等12個行業。文化創意產業於2012年為柏林帶來約190億美元的銷售額,約佔全市總銷售額的10%。 

今年3月,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訪問首爾,與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金鍾德會面,曾就創意產業發展交換意見,並見證了香港「元創方」與韓國有關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若政府以此為契機作為在韓國建立姊妹城市,加強文化創意和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的第一步,香港長遠有望達至產業多元化的目標。   


結語 

以上目標城市的較詳細分析見《香港應確立姊妹城市策略》研究報告;它們是經過我們的初步研究得出的建議,只作為舉例參考,是否恰當及對方是否願意,當然有待下屆特區政府去研究探討,最後才能確定合適和可能的城市對象。姊妹城市所帶來的效益,並不是旦夕之間所能達成的。我們須要得到社會共識及支持,並透過全盤發展策略,一步一步地實踐起來。    


二、把握「一帶一路」商機 -- 擴大經貿辦網絡,發揮香港專業優勢

建議二

我們建議特區政府應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在沿線地區增加經貿辦網點,並且向內地有關單位和海外拓展金融和專業服務


 2.1 選擇重點城市發展經貿活動  

在地域考慮的原則下,具體在哪一個國家設立經貿辦,可從經濟實力和與香港貿易關係兩個方面去評估。 

以貿易額排名計算,香港首20位的貿易夥伴當中,第7位的印度並沒有海外經貿辦事處,因此應考慮首先在印度的新德里、其次陸續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迪、和波蘭華沙設立經貿辦事處。 

香港與東盟十國經貿關係密切,2015年貿易總值為8,232億美元,佔總貿易額10.8%。香港20個最大貿易夥伴當中,有5個為東盟國家。2016年《施政報告》建議的駐雅加達經貿辦事處正在籌建當中。為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經貿聯繫,本報告建議政府考慮在泰國和越南各增設一個聯絡處,由新加坡經貿辦管轄。泰國和越南與香港交往密切,分別為香港第8和第9貿易夥伴。增設兩個聯絡處可以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兩國的經貿合作。 

現時香港駐內地5個辦事處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為加強聯繫內地各省,本報告建議在「一帶一路」兩個核心區,即新疆和福建分別設一個經貿辦事處。 

有關上述城市的較詳細分析,可參考《把握「一帶一路」商機 -- 擴大經貿辦網絡,發揮香港專業優勢》研究報告。 

新增海外經貿辦的開支(以中型經貿辦計算)約為每年3,000萬港元,新增內地辦事處的開支約為5,000萬港元。聯絡處方面,每年開支約500萬港元。以本報告建議的新增辦事處和聯絡處數目計算,每年額外開支按目前價格約為2.6億港元。   


2.2 宣傳拓展金融和專業服務

金融業 

香港金融業在「一帶一路」中可發揮融資中心的重要角色。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 2016 年 7 月成立金管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 (IFFO),希望透過該平台匯聚投資者、銀行和金融業界,為沿線基建項目,提供全面的優質金融服務。在成立初期,IFFO 已獲約 40 個來自國際、內地和香港的公私營機構加入。此外,在進行市場推廣的過程中,更加強了香港金融市場與國際投資者的關係。 

香港特區政府在 2014 及 2015 年,兩次成功發行伊斯蘭債券。「一帶一路」涵蓋不少伊斯蘭國家,透過推動發行伊斯蘭債券,香港的伊斯蘭金融平台可發揮更大的效用。  


法律服務 

香港願景計劃在今年9月份發表了《香港成為國際法律樞紐–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研究報告,提出了六大建議,包括增強香港替代訴訟糾紛解決爭議服務,加強推動香港法為適用法、宣傳為解決爭議地點及推廣香港法律服務,設立專責「一帶一路」法律專員,促進「一帶一路」法律一體化,優化本地的《仲裁條例》及相關法例,以及發展伊斯蘭金融的相關法律。   


與基建相關專業的參與 

「一帶一路」以基礎建設先行,會為相關專業,包括建築、園境、工程、測量及規劃帶來機遇。我們訪問了數個專業學會的代表,瞭解各主要專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國家項目的現況、專業的優勢和面對的挑戰、專業資格和標準的承認、對政府的政策建議等等。  


(a)     向內地的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推廣 

大部分受訪者指出,現時香港在強調專業服務的優勢的同時,缺乏具針對性的推廣工作。專業服務一直以來是「跟著項目和資金走」,而「一帶一路」的項目和融資的主導權都在內地的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因此要尋找商機,必須加強與內地聯繫。 舉例說,香港豐展設計及營造有限公司曾有機會參與中國援助尼泊爾的基建項目,是一個成功案例;它源於特區政府為推動香港工程顧問企業參與國家對外援助工程項目的監理工作,在 2014 年與商務部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我們建議政府進一步研究在不同專業與內地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可行性,在制度層面提高香港業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機會。 

內地大型企業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骨幹力量,將會承擔其中很多大型項目。全國 105 家中央企業當中,有 80 多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建立了分支機構。事實上,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已經推出並執行「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當中不少由大型企業負責。特區政府可通過駐內地辦事處,向相關的內地大型企業宣傳介紹香港的專業服務,拓展參與機會。   


(b)  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府宣傳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很多是發展中國家,市場機制有待完善,對於個別專業的了解不足。特區政府可以透過駐海外辦事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府宣傳香港專業服務的優勢,令香港業界的技能及資格得到承認,從而為業界開拓商機。 

香港各個與基建工程相關專業的資格均廣泛得到西方國家承認。「一帶一路」強調「設施聯通」。不少沿線國家由於在大型基建方面仍在起步階段,並未訂立本國的建設標準,而是採用鄰近或西方先進國家的標準。香港一直沿用與世界接軌的基礎建設標準,包括英國標準和歐盟標準。香港業界具備豐富的國際工程經驗和廣泛的國際聯系,可扮演橋樑和風險把關的角色,支援有關國家將建設標準與國際標準對接。 

港府即將推出的「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無疑能對業界對外推廣提供幫助,但不少被訪者提到,一些關鍵問題,例如對香港專業資格的承認、市場准入機制等,必須由政府牽頭與當地政府磋商。只有政府主動出擊和業界積極開拓雙管齊下,香港專業才有望較快在沿線國家取得發展機會。  


結語 

特區政府即使面對不少社會問題需要解決,仍然應該帶領香港人放眼世界,進一步增強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和重要性,才能更有效地維護一國兩制,以及增加各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先生(左二)、香港願景計劃執行及研究總監馮可強先生(右二)、香港願景計劃助理研究員許欣琪小姐(右一)和助理研究員葉家齊先生(左一)召開新聞發佈會就進一步增強香港的國際城市地位提出建議和主張。


作者

馮可強先生
執行及研究總監
曾鈺成先生
召集人
許欣琪小姐
助理研究員
葉家齊先生
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