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All For, All Rounded, For All — Smarter Education 智慧型教育

出版
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
教育
2020-12-04

座談會主持:

戴希立校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副主席

座談會嘉賓:

楊惠婷女士,陳廷驊基金會項目總監

黃錦輝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創新科技中心主任

陳倩君校長,香港中學校長會榮譽祕書

黃悅明校長,仁愛堂田家炳小學

徐區懿華校長,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大教育平台及香港政策研究所合辦智慧教育高峰會 Smarter Education Summit 2020 在 2020 年 12 月 5 日拉開序幕,面對環球疫情、社會事件、接連停課的影響下,教育界被迫迎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常態下,線上學習是否可行?一次突如其來的轉變又會否轉化為一次教育改革的契機呢?是次座談會邀請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校長主持,各界嘉賓從為三個部分分享,依次為:

  • 全民智慧型教育(Smarter education for All:讓所有學童擁有平等機會接受智慧型教育,除硬件及網絡數據外,學校的學與教設計、課後支援和全方位學習安排,亦須照顧基層家庭需要;
  • 全人智慧型教育(All rounded smarter education:智慧型教育必須兼顧學童智育與非智育發展,平衡德、智、體、群、美、靈向度的培育;
  • 全為智慧型教育(All for smarter education:企業、志願團體、慈善基金、教育前線與家長攜手協作推展智慧型教育。

 

全民智慧型教育(Smarter education for All

有人說「21 世紀的教育需引入更多科技,因為科技會令學習及學校變得更多元化及有效」;亦有人說「科技的引入會引致更嚴重的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公」。黃錦輝教授指引入智慧型教育有兩點需要注意 — — 保障面對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水平,同時令其他學生亦能有更大的發揮。

然而適逢通識教改,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改革通識科,重新成為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聯繫不同學科知識、培養明辨慎思的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課題。而黃教授認為課程目標可以增加建設性及排難的思維。因此黃教授提倡將多餘課時換成關於 STEM 的課程,引導學生利用數學、運算、邏輯思維去解決問題和落實想法。

戴校長認為黃教授從通識科改革這方面帶出了數個重點:學校課程需要包括建設性及排難的學習方法及思想方法,而在其中也應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以上也是智慧型教育及科技教育裏我們值得我們深思的重點。

 

全人智慧型教育(All rounded smarter education

陳倩君校長引用香港中學校長會在2019年的一個問卷,當中訪問二百多所中學的校長及教師有關香港課程的想法,而陳校長重點勾勒受訪者其中三個想法:

  • 希望令學生各展所長,希望每一個同學不受社經問題等影響也可受到教育,即 Smarter education for All
  • 發展學生軟實力,包括價值教育等等,即 All rounded smarter education
  • 整個社會亦一起需要發展,即 All for smarter education

另外陳校長亦提到麥肯錫公司的一項分析估計因新冠肺炎影響,更多美國中學生將肄業成為「High school drop outs」。分析同時預料這一年 K-12 學生在未來 40 年的工作生涯中會損失約一年的收入,亦對整個國家有龐大的經濟損失。

因此,陳校長認為電子學習中,發展適性學習平台是一個新方向,希望令不同程度的同學達成個人化的學習、自我評估及社會學習這學習平台包含八大特色:

  • 智能教學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 提高學習動機
  • AI 系統
  • 學生自學及自我評估
  • 大量題目及學材
  • 適性評估
  • 老師教案設計
  • Social Learning 社會學習

這自主學習平台集預習、上課、交功課、學習及測考於一體,同時包括一個聰明的試題庫,收集學習數據並運用人工智能快速分類學生。而教師亦可以在平台建立並利用科目知識架構判斷學生程度及難點,提供個人化的援助給不同程度的學生。而陳校長指校長會正初步由數學科開始,有機會希望將其延伸至其他科目。

陳校長指,雖然新冠肺炎看似是大挑戰,但也是長期改變的契機,在這段時間我們應檢視教育的方向 — — 我們未來面對的不是一個獨立(Compartmentalize)的社會,所以更應整合各方面的知識。她亦引用迪士尼的學習體驗「Re-imagineering in a box」,教育不只是 Imagination,亦包含 Engineering,並應從中發掘如何將思維進行跨科目結合。

戴校長就世界各地停課的情況補充,以大學來說,不只是上課受影響,學生上大學的意欲,或是跨境留學的趨勢亦會有很大的轉折,而這個轉折亦會為香港學生到外國升學會帶來很大的衝擊。

黃悅明校長亦同意新冠肺炎是一個令電子教學更普及的機會。在新常態下,除了浮現知識(cognitive)上的數碼鴻溝,教學時間縮短,令教師更需集中時間教授主科的知識,也變相令學生缺乏全面成長。而雖然老師已在技術上掌握電子教學,但教學方式似乎仍然不夠全面,缺少以下 3C,黃校長指這三點也是學生未來絕對需要發展的地方:

  • Cooperation:學生之間的協作
  • Communication:學生互動及溝通
  • Creativity:學生的創意體現

雖然未來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會令教學帶來更多便利,包括:預先錄製的網上課堂可以重複使用、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各取所需、可隨時隨地進行網上課堂,但在制定未來電子教學方針時,黃校長建議學校多加考慮 All rounded smarter education 補足九個共通能力以及其他成長需要。

黃校長相信未來即使疫情沒退卻,網上課堂仍會繼續發展,所以老師除了知識傳授外也須持續留意 3C 及學生成長需要。他認為電子教學已在香港學生、老師、家長上遍地開花,教育界可進一步投資全人智慧型教育,讓學生、家長、老師可以享受各方面因電子教學引領的各種便利及優勢。戴校長亦回應 3C 這學習上的缺失已超越教學上單純「What」及「How」的問題。

全為智慧型教育(All for smarter education

「想到自己,想到對方。」這句不只是陳廷驊博士的座右銘,亦是陳廷驊基金會推動慈善事業的格言。楊惠婷女士指教育是基金會建構慈悲為本的社會其中非常重視的方向,因為要建立一個慈悲為本的社會,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回應現在與未來的教育需要上,基金會有三個重點及分別進行中的計劃:

(一)推廣價值教育:基金會認為一個人背後的價值觀驅動他如何貢獻給自己、家人、社會,所以基金會現正進行一個名為慈悲為本的生命教育先導計劃,以體驗式學習為主推廣慈悲教育及價值,持續探索體驗式學習、價值教育,以及課程三者的關聯;

(二)培養社會情感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SEL:本年發生不少事件讓香港人都面對多重壓力,亦帶出香港學生的智育與素質培養建構的距離,這在乎於學校如何培養學生的 SEL。對此,基金會有數個嘗試,包括與聖雅各福群會合作建立正向品格教育館及與「Just feel 感講」 合作培養學生的非暴力溝通文化(Compassionate Communication Culture);

(三)重視未來所需的技能及知識:面對未來太多的不確定性,年輕人需要配備解難及協作等能力。因此基金會現有兩個項目正正是回應這議題:包括與小童群益會合作的「感創敢為 Youth Impact Award」 引進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 及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模式,以及「 Future Education in Action 」透過從課程及老師日常與學生的溝通方面出發,將生涯規劃變得個人化,而不是一刀切(one-size-fits-all)。

楊女士認為本港慈善事業界的同工都在思考不同方法如何善用資源為教育貢獻更多,也讓 Smarter Education 可以更好呈現:

  • 共建平台,推動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產生協同作用;
  • 整合、管理和傳承知識和智慧(Dissemination);
  • 結合新舊力量,在一刀切與個人化的教學模式之間取得平衡;
  • 培育推動教育者,結集同道中人作貢獻。

徐區懿華校長則分享如何善用商界支援及促進商校合作。疫情下,福建中學附屬學校非常重視如何運用資源為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包括為學生製作貼近時事的 YouTube 短片、師生一起製作歌曲、與巴西學校透過 Zoom 在疫情裡交流,上述活動大多是簡易及免費的。而透過商界不同支援,學校亦更有效地開展 STEM 教育,例如每位學生在上課時也會使用手提電腦進行學習,老師便能即時收集學生的學習顯證。

同時,學校也參加了 CoolThink@JC「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活動,培育學生編程、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糾錯能力及運算思維。另外學校也不停在坊間試用及搜羅適合學校使用的軟件及公司,正正是有不同公司的支援,學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樹屋創科玩具角、4D 空間沉浸體驗教室,從而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而學校引進智慧教育背後的原因及思維是什麼呢?徐校長表示,教學團隊擁有擁抱科技的態度,學校文化塑造亦鼓勵同事多加思考如何利用科技融合教育,促使教學團隊不停 Shop Around 尋找資源及支援。徐校長指學校亦需善用 Smarter education,適應社會不停發展。

戴校長感謝四位來賓的發言及分享。在問答環節,戴校長首先希望知道各嘉賓對於發展適性學習的平台的期望。黃教授回應他曾提議 18 區每區設立一個 STEM 中心,將學習資源集中在該中心,參考新加坡科學中心(Science Centre Singapore)讓所有學校也可共享資源,同時亦可考慮設立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有觀眾詢問如何令主動性低的老師跳出舒適圈參與智慧型教育的工作。徐校長指在老師面對範式轉移接受新想法時,營造學校文化非常重要。不只學生需要一個安全學習的環境,免被其他同學恥笑,其實老師也一樣,鼓勵他們勇敢嘗試,不必擔憂失敗而帶來的後果。足夠的支援對於保守的老師很重要,學校亦可以設立 Rescue Team 支援他們。而有些同事非常抗拒科技,則屬於較沒信心及缺乏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我們可嘗試將事情拆解成具體的小項目或步驟。

最後,各嘉賓作簡短結語回應今日的討論。

徐校長深刻感受到教育界要得到一個更好的環境是靠各位同工一起爭取,她亦指學校需要積極思考如何能讓商界投入更多資源給學校用得其所。「資源不是沒有,但我們也需留意其中的可持續性。」徐校長指另一關鍵問題就是如何達到漣漪效應,拋磚引玉,令大家都站在巨人的肩膊上。她希望未來香港教育界能善用資訊科技去發展 Smarter Education。

楊女士首先感恩可以遇到理念一致的校長、老師、家長及非牟利團體,與基金會繼續攜手重視「Holistic Wellbeing」。其次,楊女士指大數據在智慧教育的應用層面有無數可能性,例如分析學生的學習差異、素質培養的差距,相關技術絕對可以幫助慈善事業界。第三,當投放資源在教育工作時需要考慮其可持續性。即使是基金會「離開」學校,其理念會否在學校繼續植根落去?而什麼指標能證明這個改變是可持續的?

得知大家不只是集中於學生智力發展,也注重學生全人發展,黃校長相信如果我們能將這些資源一起運用,會更事半功倍,效果亦會更加理想。陳校長認為香港學校不缺資源及金錢,而是缺乏方向。同時陳校長建議教育界應該「dream big」,由大學領頭,令小朋友有更多見識的機會。黃教授亦贊成大、中、小學的合作,回應 Ed-tech 的趨勢,他亦同意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需要以及優化教學方法。

對於今天的討論,戴校長提出三個教育界應關心的問題:如何完善商院校的合作?如何達致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教育界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要怎樣釐清?最後,戴校長綜合各位嘉賓所說,提出三個重點供大家思考:

1. Sandwich Approach(夾層法)

學校裡既要有自下而上(bottom-up)的行動,亦需要自上而下(top-down)統籌,所以而學校如何處理其上下結合十分關鍵。

2. 商、院、校合作

不同界別、平台、組織裡面的「change agents」可以怎樣做得更好?而哪一方發揮主導作用也值得日後繼續探討。

3. 學習社群

無論在教育界或非教育界與否,也需建立學習社群,教師之間互相提升專業能力及專業素養。「即使『What』 及 『How』很吸引人,但其實最重要的是活動的背後的『Who』。」

隨著教育科技的產品推陳出新,教育界需與時並進發展智慧型教育,但要怎樣怎樣釐清教育界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帶動及維持商、院、校的合作,達致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則有賴社會各界攜手努力。有關「Smarter Education 智慧型教育」的最新消息,請留意香港政策研究所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網頁。


參考資料:

重溫其他智慧教育高峰會影片:https://smartereducation.org/-playback

Smarter Education 智慧學校計劃介紹:https://smartereducation.org/


作者

馮智政先生
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
麥綺琪小姐
項目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