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多元的學校德育,應有什麼共同的準則?

出版
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
作者
馮智政、朱勉
教育
2020-05-22

重視品格培育?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着重實踐校訓?注重心靈健康?

德育在香港推行二十多年,因應着不同的辦學背景、理念和校本需要,學校在德育的核心價值、目標或是推行方式上都有不同的考量和輕重,發展出多元的德育模式。過去,在強調「校本管理」之下,教育局雖然有為德育課程提供指引及七個首要價值等「藥方」,但學校還是有空間「自行執藥」,針對校情推行德育。這種自由度大的德育發展,的確催生了不少學校德育的良好範例和經驗,切合學校需要。但同時讓學校感到無所適從,方向模糊。

因此,香港政策研究所邀請合共50間學校及機構進行訪談及學校文件分析,以「規劃及推行框架」結合四個範疇及PIEP(「策劃-推行-檢討」循環),檢視學校德育的推行情況,尋找良好示例及歸納要素,希望為學校提供參考。

OECD在《未來教育與技能:教育2030》的報告也提到,除了知識和技能,學生需要具備四方面的態度與價值觀(Attitudes and Values),包括個人、本土、社會和世界,以應對未來複雜多變的新環境。而學術界對於何謂「有成效」或「成功」的德育成果仍未有定論,國際間缺乏專門量度德育成效的工具,如何評估德育成效仍然存疑。相反,本研究認為確保推行德育的過程嚴謹、有系統地執行,建立氛圍較易導向更好的德育發展。價值觀建立需要長時間、有指向性、有目標的學習,學生在理解和汲收的過程中同時會受身邊的事物影響,產生相互作用。學校如何貫徹德育方針建立有利氛圍,對學生不同階段的德育有一定幫助。

研究發現,大部分經驗豐富的學校,在推行德育的四個範疇︰領導、課程與教學、教師專業發展及夥伴協作上都有相似的方程式,確保學校由上而下貫徹推行,並由下而上給予回饋和檢討。

在領導層面,學校重視設立核心價值,並針對核心價值作長遠及短期規劃,且對教師、學生、家長等持份者參與有明確的想法。課程與教學上,學校強調德育目標、推行模式與教學內容的相互配合,並檢討課程能否切合時代趨勢和學生需要。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學校注重建立德育團隊及教師角色,認為他們掌握着學校德育的成敗,藉由塑造教師團隊的德育知識和素養,帶動共同參與和轉變,實踐校本核心價值及促進德育發展。最後,學校明白家長、校友及社區均為學校推行德育的重要夥伴,制定策略擴展德育氛圍,一方面讓夥伴了解學校德育理念,給予配合;另一方面增加外界資源,給予學校德育更多發揮空間和延展性。

生命教育、正向教育、品格教育,隨着不同的德育方法推陳出新,學校德育的理論或會轉變,但需要堅持什麼準則讓德育不至走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關「學校的德育規劃與推行模式研究」的研究報告及教師手冊將於六月發佈,詳情請留意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網頁。


作者

馮智政先生
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
朱勉小姐
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