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羅祥國、葉家齊、許欣琪:增強香港國際城市地位

出版
香港政策研究所
一國兩制
2016-12-16

自開埠以來,香港作為一個自由開放的城市,對中國內地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不斷增強香港國際城市的地位和角色,進一步擴大國際聯繫,不單有助的未來發展,還可捍衞這兒的核心價值,進而維護和優化「一國兩制」的關鍵。

特區政府應由確立「姊妹城市」策略、擴大經貿辦網絡,以及發揮專業優勢等方面着手,進一步增強香港的國際城市地位。

 

確立姊妹城市策略

姊妹城市起源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根據國際姊妹城市組織(Sister Cities International)的明確定義,是指兩個分屬不同國家的城市,在文化、教育、商貿、技術範疇上互相交流的一種長期合作關係,不單有一般性和廣泛的交流合作,還包括具體的產業和項目合作,並且產生相當好的經濟效益,例如瑞士巴塞爾(Basel)與上海在醫療保健領域上有顯著的合作成果。

眾多國際大城市都重視建立姊妹城市網絡,而姊妹城市每年直接和間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可以10億美元計。

面對環球經濟狀況轉差的挑戰,尤其是為了把握「一帶一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香港應該要有新思維,透過建立姊妹城市平台,開拓更多經貿活動,並可參考其他城市的經驗,促進個別產業的發展。

特區政府應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尋找重點城市結交,從經濟實力、與香港貿易關係兩個方面評估,政府可以考慮與印尼泗水市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杜拜市合作建立姊妹城市。

印尼是東盟中最大的經濟體系,以增長潛力而論,位處東爪哇省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泗水,是其最大的經濟火車頭;杜拜市憑藉其多元經濟發展,成功吸引外來投資,逐漸發展成為區域經貿和金融樞紐,亦是香港在中東地區最大的出口市場,與其合作不單可以開拓貿易,對金融發展亦有裨益。

 

增設經貿辦事處

香港要促進創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可考慮以德國的慕尼黑市和柏林市、南韓的大田市和釜山市為合作對象;它們各自在其中之一的產業有突出成就。

姊妹城市所帶來的效益,不是旦夕之間所能達成的。我們需要得到社會共識及支持,並透過全盤發展策略,一步一步地實踐起來。特區政府應首先申請加入「國際姊妹城市組織」,以得到專業諮詢,參加有關活動,建立關係網絡,再研究及制訂具體計劃。

回歸前,香港設立的海外經貿辦主要集中在歐美和亞洲的先進國家;1997以後,特區政府的重點放在設立駐內地經貿辦,在海外的只增加一個駐柏林經貿辦。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將會在印尼和南韓增設經貿辦,但這樣的布局仍然未能夠滿足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方面,現時香港海外經貿辦共覆蓋22個,僅佔沿線60多個國家總數約三分之一;在南亞、中亞、西亞、中東和非洲一共33個國家則是「零覆蓋」。

根據地域考慮、經濟實力和與香港的貿易關係3個標準,政府可考慮在印度、俄羅斯、哈薩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波蘭增設海外經貿辦,在泰國和越南各增設一個經貿辦聯絡處,以及在內地的兩個「一帶一路」核心區,即新疆和福建分別設一個經貿辦。

「一帶一路」以基礎建設先行,會為建築、園境、工程、測量及規劃等相關基建帶來機遇。專業服務一直以來是「跟着項目和資金走」,而「一帶一路」的項目和融資的主導權都在內地的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不少項目由內地大型企業負責。特區政府應該研究在不同專業與內地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可行性,在制度層面提高業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機會,並通過駐內地辦事處,向相關的大型企業宣傳介紹香港的專業服務,拓展參與機會。

特區政府可以透過駐海外辦事處,向沿線國家的政府宣傳香港專業服務的優勢,令業界的技能和資格較快得到承認,從而為業界開拓商機。

 

羅祥國為香港願景計劃名譽高級研究員、香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計劃主任;葉家齊、許欣琪為香港願景計劃助理研究員